欢迎光临安徽省蚌埠市第十四中学网站!
当前位置:
素质教育
青春自护 有你有我 之二——蚌埠第十四中学关于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活动致家长一封信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2-07-25 | 77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尊敬的各位家长:

       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蚌埠第十四中学工作的支持!

       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,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整治,切实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秩序,保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,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欺凌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要求,我校长期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项教育活动,落实具体有效的措施。现请您仔细阅读《预防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——致家长一封信》,并关注和指导孩子阳光、自信、健康、快乐成长。

       什么是校园欺凌?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,处理最常见的殴打,伤害行为之外,辱骂、诽谤、恐吓、孤立、排挤同学,毁坏、抢劫,勒索同学财务,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、罚跪等,都属于校园欺凌。那么如何避免校园欺凌?发生欺凌现象如何求助? 

       多关注自己的孩子

       要尊重、关心、理解子女,教育子女时,要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导之以行,切忌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。要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。同时关注孩子是否有攻击性行为,如有此现象应该及时告知老师,以形成家校合力的教育。重视与老师、学校的沟通与联系,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。

       以预防为主

       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,进行预防教育。在预防教育中,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,曲与直,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,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。当然,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,遇事能从容处理。

       加强法治意识教育

       广大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和监管,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、安全意识,提高自我防范、自我保护能力,以免受到不法侵害。教育孩子有问题第一时间大声呼叫成人或者告诉老师。因为及时处理是遏制校园欺凌的最佳途径。

       建立良好亲子关系

       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。孩子暴力伤害他人,并不是单一现象,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。提醒部分家长,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孩子现象,一定要认真反思,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?以暴制暴,如果引导不好,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沉淀积怨,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,转而去伤害其他人。

       家长朋友们,我们共有一个关心与爱护的对象——孩子。生命是美好的,生活是多姿多彩的,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不忘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,培养安全意识,增强自我防范能力,做到警钟长鸣!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,让我们一起努力,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,让孩子度过一个平安、愉快而有意义的童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