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倒计时——语文、数学学科复习诀窍
来源:
|
作者:佚名
|
发布时间: 2022-04-15
|
784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,调整好心态很重要,但是在保持健康心态的同时,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进行复习。
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,调整好心态很重要,但是在保持健康心态的同时,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进行复习。
●语文:了解主要特点 重视新考点
现阶段,考生要清晰地了解语文中考试卷的主要特点。比如基础部分,10分的古诗默写题,这包含了1分的小学必背75首古诗和9分的初中必背古诗文。初中部分以《中考复习指导用书》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范围,共61篇,需要篇篇过,重点句字字落实,在理解基础上完成背诵默写。
古诗文的阅读包括文言文和古诗鉴赏两部分,已经完全转向了课外篇目的考查。特别注意的是课外古诗鉴赏今年是第一次考查。
文言文复习首先立足课内。课外文言文都是课内文言文的延伸,所考查的一词多义、词类活用、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有迹可循的。因此,要回归课文,夯实课内重点字词的解释,将其向课外文言文的字词进行迁移,同时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、字字落实,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、迁移能力。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,简要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。
课外古诗词的鉴赏是今年新增的一个考点,考生不必害怕和恐慌。立足点也要放在课内,从课内古诗鉴赏中总结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,归纳古诗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,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。从课内迁移到课外,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,提高鉴赏品位。
精读文本,提高阅读能力。今年名著考查的篇目为《水浒传》,考生要真正做到精读、细读,不通过盲目刷题达到应试目的。对于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他人物,以及与主要人物有关的主要情节、人物性格特点、人物评价和写作手法等有较为真切的阅读认识和体验。
现代文阅读分为非连续文本和散文阅读两部分。仍然需要考生认真阅读、细细阅读,一定是要先把文章内容读懂,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查的题型及方法的训练指导也是不能忽视的。多关注平时阅读中自己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,及时发现并查找原因调整改进。
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,写作时要扣题、切题,避免一篇文章走天下,出什么题目都拿过来直接套一套,生硬死板。写作是考生真情实感的流露,学生要多观察留意生活,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写作素材,从而表现出中学生的成长。其次,文章的书写尤为重要,也应该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。
●数学:回归课本 适当地练习
经过前面两轮的复习,同学们对中考有了一定的理解与认识,最后的冲刺阶段,如何提高时间效率和提升复习质量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十分重要,数学是大部分学生头疼的科目,但也是现阶段最容易提高分数的科目,关于数学第三轮复习给出以下几点建议:
回归课本,基础知识掌握牢固。对常用公式、定义、定理,要熟练,做到张口就来,对于主要解题方法和主要题型的答题步骤要熟记在心。
要适当练题,通过做题,弄明白这道题背后运用的公式定理、同类型题目的做题思路,学会举一反三,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,还能更好掌握知识点,认真对待错题,因为这些错题是你提升分数的关键,对于易错的知识点,通过回归教材,分析出错的原因,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,一定要把这部分知识学通、学透,减少失分。
模拟训练,全方位适应中考。模拟训练关键是选好模拟试题,要符合中考要求,结合中考数学试卷的结构特点和命题趋势,选择真正具有模拟性的模拟试题。同学们可以把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重新做一遍,让家长或老师给自己打分,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,同时,也要摸索中考试题特点,找这些年中考试题的差别、共性、联系、趋势、方向、规律,从而自己划分出中考的重点、难点、热点,以便掌握自身的复习水平。
字迹的清晰度、书写的规范度、试卷的整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,因此,平时练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的习惯,这样中考时才可以保持试卷整洁。同时,答题速度也是对考生的一个考验,要学会答题的方法先易、后难,千万不能钻到一道题里浪费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