弦歌不辍润桃李
砺教守心育栋梁
优秀教师系列宣传

教师的职业平凡而伟大。一支粉笔,两袖清风,三尺讲台,四季耕耘。
在蚌埠第十四中学这片教育沃上,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、业务精炼的优秀教师。他们笃志教育、甘为人梯,展示了静心教书、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,担当着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。
这些优秀教师宛如红烛照亮学生,挥洒一腔热血,培育满园新绿,是全校教师学习的榜样。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吧!
赵文英同志自1986年从教以来,在教育岗位上已经默默耕耘三十八个春秋。先后在秦集学区秦集小学、蚌埠市天河中学、蚌埠第十四中学任教。她用伟大的爱心和满腔的热情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奋斗着,用一颗对事业的忠心和高尚的师德谱写着一曲爱的赞歌,书写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。

1986年她到秦集小学任教。开始就担负四、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。凭着一股韧性认真备课钻研教材,虚心向老教师请教。当时农村办学条件艰苦,印试卷必先用蜡纸在钢板上刻写好再用油印机印。当时的油印机需要先在滚轴上涂满油墨再用手推动滚轴。推一下抬起印板翻一张才能印下一张。一套试卷印下来,辛苦不算,手上全是黑乎乎的油墨甚至衣服也会沾染,但她从不叫苦叫累。从那以后她一直从事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,所带成绩在每年全乡毕业会考中都名列榜首。
2000年她调入蚌埠市天河中学从事语文教学。猛然由数学领域进入到语文王国有些手足无措。怎么办?学!她如饥似渴地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,利用空堂时间听同科教师上课,吸取他人之长。课下认真备课,遇到疑难就向老教师请教。在教学实践中她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新路子,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。

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,身教多于言教,严格要求自己,处处以身立教,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。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,她是第一个出现在办公室又是最后一个关灯锁门的人。
三十八年的教育生涯,她对工作的热情对孩子无私的爱诠释着一名乡村教师的神圣职责。一天一位留守儿童生病,她不顾自己大病初愈身体虚弱,立即把他带到卫生所打吊针陪伴在旁。浦婷,母亲患心脏病,全家生活来源仅靠父亲一人打工,她主动帮孩子交付两个月午餐费,孩子流着泪说:“老师对我太好,以后一定好好报答您。”她说:“傻孩子,这是老师应该做的。以后你有能力了应该去帮助比你困难的人,去感恩回报社会。”疫情期间,她肠梗阻住院,每天还和家长联系督促孩子学习,病情稍有好转就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。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,无需再举。

如果说教师的人生是一部经典著作,它的主题是爱,它的题材是学生。“做红烛为学生驱走黑暗,做春蚕为世界吐露芳华”,这正是她教师生涯的真实写照。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这就是她永远的座右铭。
一点星光纵然暗淡,群星荟萃,便是璀璨星河。相信在这些优秀教师的带领下,我校教师定能奋发向上、扬帆竞发!
